宁波驾校网

宁波考驾照

练车场地全覆盖 就近学车真轻松

所有费用全包 0基础小白学车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
宁波驾校:“危险驾驶罪”之认定解析
2023-01-12 08:11:58
核心词:宁波驾校 危险驾驶罪认定解析 危险驾驶罪认定解析之 认定解析 
目录:
1、是否还应当增加其他危险行为是值得思考的
2、因此从这个角度看
3、危险驾驶罪系新型犯罪
  危险驾驶罪"之认定解析,刑法修正案(八)第二十二条规定了"危险驾驶罪,对于其中"追逐竞驶"道路"醉酒"及其他危险驾驶行为的认定,需要做进一步解读,以保证"危险驾驶罪"的准确"飙车"是公民对高速危险驾驶行为的俗称,刑法修正案(八)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关于飙车行为的界定是"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。

宁波驾校:“危险驾驶罪”之认定解析1673482318077

该条中特别使用了"追逐竞驶"一词,因此需要注意并非日常所有的"飙车"行为均纳入刑法,两者具有一定差异。

宁波驾校:“危险驾驶罪”之认定解析1673482318088

首先,追逐竞驶行为发生的场所是"道路。

宁波驾校:“危险驾驶罪”之认定解析1673482318099

该条并未使用"公路,证明追逐竞驶行为不一定局限于通常的街道、公路、高速路等。该条文中的"道路"应当解释为只要是供不特定人、车等使用的可通行路段均可纳入"道路"范畴。刑法修正案(八)之所以将追逐竞驶的区域扩大为"道路"是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发展迅速,许多非"公路"性质的道路其路况标准也在提升,为追逐竞驶提供了条件。虽然目前"飙车"行为主要发生在城市公路上,但不排除以后该类行为会发生在非公路上。我国许多高校校内的道路和城市公路相连接,车辆可以较为方便地进入校园,而高校校园又是人员密集的场所,在校园内追逐竞驶其威胁较之在公路上更大。同时,类似的还包括许多单位道路、社区道路"限行"道路、景区道路、农村道路等。发生在校园内、施工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往往由于法律的空白而无法及时处理,从立法与司法角度讲,使用"道路"对我国交通刑事法规的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。其次"追逐竞驶"行为不等于"高速行驶。高速危险驾驶行为并不一定具有追逐竞驶的特征,其可以在没有追逐竞驶对象的情况下单独完成;而追逐竞驶则必须要求有一个以上的追逐竞驶对象,至于驾驶者之间有无事先的意思联络在所不问。如数名司机商定驾驶自己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玩"飙车,如果在有意思联络和追逐竞驶状态下,且情节恶劣即可以按照本罪处罚。而通常的追逐竞驶者并没有与追逐竞驶对象的意思联络,我们认为只要驾驶者意图使自己的车辆超过其他车辆或者行人,而采用违反相关交通管理法规的方法实施且情节恶劣的即可构成"追逐竞驶。

宁波驾校:“危险驾驶罪”之认定解析1673482318077

要严格限定追逐竞驶的行为模式,并不是所有高速行驶的车辆均构成本罪,以免造成打击面过大。再次,追逐竞驶行为须"情节恶劣。并非所有的追逐竞驶行为都以犯罪论处,还必须考虑行为人所处的环境、潜在的危险性、行为人心态等情况。若驾驶员以高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,其主观上并没有刻意追求超越其他机动车的意思,但由于车速快客观上形成了"追逐竞驶"的状态。从表面上看似乎符合本罪的客观构成要件,但由于主观恶意很弱,并且加之所处环境并没有对其他法益造成紧迫危险,一般不宜认定为犯罪。另外,由于车辆运送紧急病人、处理特殊紧急事务等情况也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各种因素,不应一概以犯罪论。需要注意的是,目前我国对于"醉驾"的认定并不是根据行为人的意识状态,而是根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而定。首先,对"醉酒驾驶"的理解。目前法律中所认定的醉酒并不是根据行为人的意识状态确定,而是依赖驾驶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。我国《车辆驾驶人员血液、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》规定: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"g/100"1,小于80"g/100"1属于饮酒后驾车;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"g/100"1的驾驶行为。通过计算可以看出,法律上的醉酒标准基本上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。所以"没有喝醉,不会被判刑"干喝不醉,驾车无罪"的理解是错误的,从法律角度讲"醉驾"其本质还是"酒后驾车,与人的意识清晰程度、控制能力无必然关系。其次,危险驾驶罪认定解析追逐竞驶与醉酒驾驶不同的是前者需要"情节恶劣"的条件,而醉酒驾车无论情节严重与否均可构成本罪。之所以醉酒驾驶不以情节论,主要是考虑到该行为的客观危害性的确定性,即从医学角度考虑在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0"g/100"1以上,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都会下降,已经不适合驾驶机动车。酒后驾驶的行为人即便是清醒的,但是其机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时间已经出现延迟,即判断道路状况的敏感力降低。因此,醉酒驾车无论何种情节均需承担责任,换句话说只要驾驶者被检测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"g/100"1即可构成本罪。同时第二款还规定"有前款行为,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也就是说,如果由于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等行为,可依据交通肇事罪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。因此危险驾驶罪的设定是为预防交通事故所设定的安全驾驶模式,是对驾车司机的一个约束性规定。从目前的规定看,宁波驾校本罪内容上仅限定两种危险驾驶机动车的行为。
  

是否还应当增加其他危险行为是值得思考的


  除此之外,是否还应当增加其他危险行为是值得思考的。从对人的精神影响上看,吸食毒品驾车的客观危害性并不比醉驾低,认定解析严重的超载、超速等行为的危害性也不亚于飙车,另外不具有驾驶技能的行为人(未经过培训、肢体严重残疾)驾车其危害性更大,诸如此类的"跳磅、非规范超车、驾驶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机动车均对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威胁。
  

因此从这个角度看


 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,本罪在危险驾驶的行为方式上还有待完善。对于"醉酒驾驶"如果一概根据《车辆驾驶人员血液、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》的规定便会产生法律上的矛盾: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考虑其主观认识和意志因素"醉酒驾车"和"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"g/100"1驾车"在评价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有一致的法律效果?是否行为人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"g/100"1就一定证明其属于"醉酒"的意识模糊状态?诚然,饮酒后对机体神经的麻痹有必然的客观影响,但是每个人对酒精的反应不一致,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也有较大差异,不能不考虑行为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,对于醉酒驾驶还应当出台更为完善的检验措施。从目前的规定看,罪状表述为"危险驾驶机动车罪,这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有关:道路交通安全与公民生命、财产平安密切相联,将危险驾驶的立法模式限定于这两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危险驾驶行为也会出现各种新情况,将预期出现的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刑法规制是有必要的。因此,除了在上述各种道路上危险驾驶的情况外,是否还应将水运、航空、铁路等非道路情形纳入本罪,危险驾驶罪认定解析之是值得探讨的。笔者认为,该罪名确定为"危险驾驶罪"更加合适,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保障,以及对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。
  

危险驾驶罪系新型犯罪


  危险驾驶罪系新型犯罪,其审理过程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,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,除了硬件技术上予以配套相应的措施外,还要求法官在审理类似案件过程中不断加强经验总结,提高审理类似案件的驾驭能力,通过多种措施来共同规制,加以解决。相信通过不断的补强,危险驾驶罪中醉驾刑事审理将步入正轨,更加公开、透明、公正,裁判结果将不再受到外界的质疑,使得危险驾驶罪的设立能够有效震慑醉酒驾车行为,发挥法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效。
相关资讯:
上一篇:宁波驾校_驾驶 丰田RAV 4
下一篇:宁波驾校:学车记